香港法治報數字報紙

2016年8月12星期五
註冊證書編號65374795號
第21期

澳門法治報兩岸四地 旅遊巴事故一傷者有生命危險 行政長官崔世安看望傷者 香港、澳門、珠海用了洪荒之力造了震驚全國的橋! 打造新型安保系統為“一帶一路”保駕護航 缺乏監督的小角落同樣可能有大腐敗! 臺灣12萬人連署抗議南海仲裁 蔡英文遭批炮口對內

PDF原版下載
兩岸四地
03

香港、澳門、珠海用了洪荒之力造了震驚全國的橋!

【本報訊】正在建設的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、珠海、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,它集橋、島、隧道於一體,全長55公里,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,同時也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,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、投資最多、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。

開工近七年,明年具備通車條件

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海域,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,於20091215日開工建設。大橋工程全長約55公里,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;香港、珠海、澳門三地口岸以及香港、珠海、澳門三地連接線三大部分工程。其中,工程量最大、技術難度最高的是長約29.6公里的橋隧集群的主體工程,它包含約6.7 公里沉管隧道和22.9 公里跨海橋樑,以及為實現橋樑和隧道轉換而修建的海中人工島。

此外,長14公里的香港接線及配套工程也將於明年底全部完成。珠澳口岸人工島中,澳門到香港連接線也正在建設。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,珠海至香港的交通時間將由現在的水路約1小時,陸路3小時以上,縮短至20-30分鐘內,首次實現珠海、澳門與香港的陸路對接,將極大縮短港珠澳三地間的距離。

主體工程採用橋-島-隧集群,為何不能一橋到底?

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,橋隧集群的主體工程長約29.6公里,工程量最大、技術難度最高。主體工程為什麼不選擇全部橋樑或者全部隧道,而採用中國首例的橋-島-隧方案呢?

深插式鋼圓筒快速環保築島創造世界工程奇跡

島隧工程是大橋的控制性難題。承建方在世界範圍內首次提出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,用120個巨型鋼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,然後在中間填土形成人工島。這種鎖定結構可以固定鋼桶裏填埋的泥沙,也不用移走海量的淤泥。120個超大的圓鋼筒串起,形成隧道兩端的圓心島,每個圓鋼筒的直徑 22.5米,幾乎和籃球場一樣大,高度55米,相當於18層樓的高度,而重量達到550噸,相當於一架A380“空中客車

一系列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發應用,僅用半年多時間就完成兩個人工島的築造。與傳統工藝相比,減少淤泥開挖量近千萬立方米,節約建設工期兩年半,實現當年開工、當年成島,創造了世界工程的奇跡。

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沉管隧道,新專利超400

如果說島隧工程是建築工程領域難以企及的皇冠,那麼海底隧道就是皇冠上的一顆明珠。該如何在這個長達6.7公里的深海航道區修建海底隧道?

外國公司索要15億元諮詢費,斷言中國人不行

工程開始前,建設團隊曾與一家歐洲專業公司洽談,希望引進技術和經驗。該公司開出了15億元的天價諮詢費,終止合作離開時對方連200多萬元的前期費用都沒有接受,他們斷言中國人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情,認為中國一定也像其他國家一樣再次請回他們。

大橋設計120年壽命抗8級地震抵禦16級颱風

目前世界上的跨海大橋設計使用壽命普遍為100年,而港珠澳大橋為120年,並要求抗8級地震,抵禦16級颱風。

此外,針對港珠澳大橋跨度大、地勢複雜的特殊工況,大橋建設者自主研製出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,支座承載力約3000噸,好比為港珠澳大橋抵抗16級颱風、8級地震及30萬噸巨輪撞擊安裝一枚“定海神針”

放大 縮小 默認
香港法治報|版權聲明|在線投稿 |聯繫我們 |手機版
Copyright © 2015 HongKong leage News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