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法治報數字報紙

2016年10月24星期一
註冊證書編號65374795號
第29期

澳門法治報國學教育 中華古代文化寶典(6)

PDF原版下載
國學教育
05

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推薦讀物——

中華古代文化寶典(6)

——周新政解讀三字經第六講

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

子不學,非所宜。幼不學,老何為?

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學,不知義。

為人子,方少時,親師友,習禮儀。

前面我們講過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學,不知義。”現在回過頭來再講講“子不學,非所宜。幼不學,老何為?”

意思說,你從小年紀輕輕的時候不抓緊時間學習,到老了你還能幹些什麼呢?我們現代的中國社會(不含港澳臺),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,所有家長都有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心理,這點我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但是怎樣做才對孩子們的成長更加有利呢?古人教育學生的方法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,是否還有啟發作用呢?筆者個人認為,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經典,雖然穿越了歷史的滄桑巨變,仍然在現代社會,尤其是在教育學生這方面會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。用什麼樣的方法,怎麼樣才能夠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呢?筆者認為,家長和學校首先要教育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,明白學習成績的好與壞,直接關係到自己今後的前途和命運這個最簡單的道理。

中國古人認為,小孩子13歲以前是最好的學習年齡,這個時期的記憶力是最好也是最強的,對他(她)們不要講太深奧的知識道理,小孩子也理解不了這些。“書讀百遍,其義自見”。隨著年齡閱歷不斷增長,自然就會觸類旁通,很多深奧的道理就能夠慢慢地悟出來。在不到入學年齡之前,就盡可能地跟著家長學習一些基本小常識,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這方面前面講過的北宋時期的神童方仲永早慧揚名,但因為不務於學,長成後終究泯然於眾人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

“為人子,方少時。親師友,習禮儀。”

孩子從小的時候就應該知道,親近良師、親近益友、講究文明、學習禮貌、學習應對,還要懂得守規矩。

現在就這方面的情況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。

《呂氏春秋·審分覽》記載,關於師文如何認真刻苦學習音樂的故事。在中國古代春秋時期,鄭國(現在的河南省鄭州市一帶)有一個本來就很有名氣的樂師叫師文,他聽說魯國(現在的山東省曲阜市)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音樂大師名字叫師襄。於是他就千里迢迢來到魯國,想去拜師襄為師。

哪知道這個師傅的眼界非常高,一般是不會輕易地招收徒弟的,結果給回絕了。這師文他也不是輕易能放棄的主,他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軟纏硬磨,請求拜師襄為師傅,時間一長終於感動了老師,師襄就這樣同意招收師文為徒弟。

師文學了三年時間,老師突然感覺師文學習有些不對勁,他雖然在學習上很勤奮也很刻苦,但是沒有什麼太大的長進,從來沒看見,也沒聽到過他演奏整篇曲子,總是在彈奏幾個樂章,幾個小片段什麼的。

老師心裏感到非常的納悶,有一次在課後,師襄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問他說:“我說師文,你跟我也是這麼的親近,也學三年時間了,居然連完整的曲子都不會彈,看樣子你真的是沒有什麼音樂天分,我建議你還是早點回家種地好了,不要在我這浪費時間了。”

師文聽後也不生氣,他很客氣也很有禮貌地回答師襄說:“老師,我並不是不會演奏完整曲子,一旦您聽到我演奏完整的曲子,您就會叫我出師,就會趕我走的。那我就沒有太多的機會親近老師,跟您學習更深奧的音樂知識了。所以,我就有意不彈完整首曲子。”

老師聽後覺得,怎麼這學生還會有這心事?不會是在悠我吧?那敢情好可否彈一曲,好讓大家欣賞欣賞?師文說:“好!那學生就獻醜了。”隨即他就演奏了一首當時很流行,平日裏老師也特別喜歡演奏的曲子,真的是非常優美、非常動聽、非常完整。當堂受到老師和在場的師兄、師弟們的高度讚揚,師徒兩人後來都成了那個時代非常著名的音樂大師。

師文以後還講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話:“曲所存者不在弦,所志者不在聲,內不得於心,外不應於器,故不敢發手而動弦。”這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成語“得心應手”的來由,這也成為中國古代音樂演奏的一項美學原則。

師文學樂

前面我們講過有關親師的故事,現在我給大家說一說怎樣交友的話題。

朋友應當是建立在有共同理想、有共同道德、有共同追求基礎上的一種友好關係。在學校、在社會我們除了有良師以外,還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益友嗎?

交朋友應當說是有很大學問的,不能什麼人都交往,不管他(她)是什麼人,在一起吃上幾頓飯,喝上三杯酒就成為朋友了,這叫什麼朋友呢?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酒肉朋友。

古人在這方面可是特別重視和強調交友的重要性。

孔子在《論語·季氏篇》中指出:“益者三友、損者三友。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,益矣;友便辟、友善柔、友便佞,損矣。”

這意思說,你交的朋友正直誠信,能夠原諒人,知識淵博,這就是益友。反之,你交的朋友性格怪異,陽奉陰違,嘴尖舌利,那就是損友,就要遠離這樣的人。

“割席斷交”的成語,就是講東漢末期的管寧與華歆兩個同學,因為觀念不一,後來管寧用“割席斷交”的方式,來結束他們朋友之間的關係。根據《世說新語》記載:“管寧割席斷交”的故事是對“道不同不相為謀”非常清晰的闡釋。

管寧、華歆本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,少年時期結伴讀書。有一次兩人一同在一個園中鋤草,突然發現地上有塊金子,管寧視而不見繼續揮鋤,他視非己之財為瓦礫無異。

而華歆則不同,他將金子撿起來左看看右看看,愛不釋手。再看看管寧仍對此無動於衷,他又仔細地反復地作過考量之後,才極不情願地將金子丟棄。

華歆此舉被管寧視為見利而動心,非君子所為。

他們倆原本是同窗好友,隨著年齡的增長,兩個人的性格變化越來越大,管寧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、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,而華歆則是個喜歡熱鬧的主。

有一天兩個人還是像往常一樣在讀書,突然聽到外面有很響亮又特別刺耳的聲音,街上熱鬧非凡。管寧沒有理會這些依然在讀書,這些干擾對於他來說影響不是太大。

而華歆則不同,他聽到看到這既喧鬧又前呼後擁的場景一下子跳了起來,趕快跑步去門口非要看個究竟不可,回到課室他將所見所聞告訴管寧:“管寧我告訴你,我們這新來了一個當官的正在遊街呢,我和你一起再去看看怎麼樣?”

管寧他不喜歡這些,就同華歆講:“我們兩個不是一類人,你心慕官紳亦非君子,你太好那些浮名虛節的了,外面來了一個新官上任,熱熱鬧鬧搞個儀式,這些都是官場上的事,跟我們現在的學習沒有什麼關係,我們應該一心讀書才是啊!所以我要和你斷交,與你劃清界限。”

緊接著管寧拿出隨身攜帶的小刀,將連在一起的席子割斷,以示不再來往。

華歆後來進了官場,因他過於趨炎附勢,結果沒有處理好官場上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,最終還是被殺掉了。

而管寧在遼東一帶任職,他本著為官一任,造福四方的精神,用仁義道德教化當地的老百姓,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,在中國歷史上留下非常好的名聲。

割席斷交

還有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,《三國演義》中的劉備、關羽、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。

從這些故事中我們都能夠感覺到交友的重要性。關於《三國演義》這方面的歷史故事,在後面講歷史的時候,還會向大家詳細講述。

放大 縮小 默認
香港法治報|版權聲明|在線投稿 |聯繫我們 |手機版
Copyright © 2015 HongKong leage News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