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法治報數字報紙

2016年11月18星期五
註冊證書編號65374795號
第33期
國學教育
PDF原版下載
國學教育
05

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推薦讀物——

中華古代文化寶典(9)

——周新政解讀三字經第九講(上)

千經萬典,孝悌為先

01 孔融讓梨

“孝於親,所當執。”這兩句話說的是,你不但要孝敬你的父母親,還要孝敬父母親的長輩們。這個也屬於“孝道”範疇,我們是很好理解的。

那什麼是“悌道”呢?我在中國內地、中國澳門做過一些調查和瞭解,有很多人都不大懂得“悌道”是什麼意思。

“弟於長,宜先知。”孔融讓梨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解釋。

《孔融家傳》一書裏面有記載:“孔融弟兄七個,他排行老六,每次在吃梨的時候,孔融都是專拿小個子的梨吃,大家都感覺很奇怪,問孔融為什麼?

孔融說:“我是當弟弟的,就應該拿小的吃,大的應該給哥哥吃。”

我們現代社會正好給弄反過來了,越是年齡小的越是拿大個的,而且還是先拿,當哥哥的、當姐姐的、當大人的只能在後邊揀小的吃。

這些都是當大人的不斷嬌慣而造成的普遍現象,我們從孔融讓梨這個小故事就能說明,當兄弟的要知道怎樣尊敬和謙讓兄長的道理。

02 少時了了,大未必佳

孔融他還遠不止這些,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感人事蹟,其中有兩個最著名的事例,都被人們稱讚過。

他在12歲的時候,有一次跟隨父親到京城洛陽去辦事,他父親很想拜見河南尹(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市長)李膺。

李膺是掌管首都及附近20縣的行政長官,名氣特別大,地位也相當高,當然是架子和脾氣也特別大。

在一般情況下他是不會輕易接見基層普通官員的,就算你是個人物,他也不一定要接見你,除非你是一個非常有名氣的大名人。

李膺(110年—169年),字元禮,潁川郡襄城縣(今屬河南襄城縣)人。東漢時期名士、官員。太尉李修之孫、趙國相李益之子。

孔融的父親是孔子的第31世孫,當時在擔任泰山都尉(大致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員,大校軍銜),這個官銜級別對於李膺來說,他根本就不會將你放在眼裏,李膺也沒打算接見孔融的父親。

孔融這個12歲的小孩子,可就比他父親厲害多了,他倒要看看李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大人物?

孔融跑到門口大聲喊道:“開門啊!我要見李大人。”門衛一看來者是一個小孩子,隨口就說:“李大人很忙,哪有什麼時間見你這小孩子呀。”

孔融回答說:“你去稟告李大人,就說我是他的世交之子,今天非得見見他。”古人認為,有三代以上的交情,就可以稱為世交。

門衛覺得,這個小孩子說話的口氣這麼大,說不定真有世交的可能,還是不要惹他為好,就趕忙對孔融說:“小公子你等等,我去稟報李大人。”

說實在的,在這時候就連李膺,也真的有點吃不准,因為像他那麼大的高官,誰還敢假冒身份來見他啊!傳我的話:“請他進來,我要看看來人他到底是誰?”

孔融是懂禮儀的,按照官場禮儀,他規規矩矩地行了禮。

李大人一看這個小孩子我不認識呀!隨即就問孔融:“小先生,你的父親和我是老朋友嗎?”

這當然不是了,怎樣回答李大人做到既不說謊又符合禮儀呢?

孔融回答說:“李大人,我的先祖孔子和您的先祖老子(老子姓李,名耳)互為師友多年,難道我們不是世交嗎?”

李膺想一想說:“是啊!”三代以上為世交,這都32世了,肯定算世交啊!李膺忽然覺得這個小孩子真的是很厲害。

在旁邊的一些賓客也都在讚賞誇獎孔融,人真的是不可貌相啊!誇他小小年紀這麼有智慧,還很懂禮儀、講禮貌、聰明、厲害等等。

就在這時,來了一個叫陳韙的人,這人是個大夫(漢代大夫五等爵位,由於沒擔任實職,可能就是最後級別的大夫),也是當時的大名人。

他認為孔融是個只有12歲的小孩子,別人都在誇獎他,有點太過了,很生氣,說這些都是孔融自己瞎編的,哪有這事啊!他用了一句成語“少時了了,大未必佳”來諷刺他。

小孔融當然能聽懂這句話的含義:“別看你小時候聰明伶俐的,長大以後未必怎麼樣呢?”

孔子的後代就是不一樣,他又不好當著李大人還有這麼多賓客的面進行對罵,再說陳韙還是個大夫,又是長輩李大人的座上賓,古人答話須得守禮才行。

孔融非常巧妙地說:“哎!呀呀!陳大人,看來您小的時候,一定是很聰明伶俐吧?”

這話說出來可是非常擠對人的,他這話的潛意思是說,您陳大人小的時候肯定也是聰明伶俐的,現在我看也是不怎麼樣的啊!

(作者:周新政 整理:好好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蔡談經)

放大 縮小 默認
香港法治報|版權聲明|在線投稿 |聯繫我們 |手機版
Copyright © 2015 HongKong leage News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