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寫屬於自己的美食指南
享用美食,是許多人賴以減壓的方式。尤其活在香港,面對繁忙的工作、居高不下的房價,還有急速的生活節奏,真的令人喘不過氣來。故此人們都喜歡四處尋找美食,飽餐一頓,就有繼續努力生活的動力。每隔一段時間,不同的媒體都會公佈最新的美食指南,例如最為人熟悉的米芝蓮指南,也有大大小小各類餐廳排行榜和最受遊客歡迎的香港美食名單等。
嗜吃之士當然會按媒體的推介,發掘名實相副的美食。然而,每次有新名單公佈,也會惹來不少批評。有人認為某些名單入選的多是貴價食肆,只屬名人飯堂;也有人批評所謂最受遊客熱捧的美食,只是他們跟旅遊書光顧的結果,根本不是地道的選擇。其實,食是很個人的行為,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口味,所以就算邀請世上味覺最敏銳、最懂烹飪或最瞭解飲食業的人當評審,要制定能取悅所有人的美食指南,根本都是不可能的任務。與其認為別人評選的美食名單不合心意,何不編寫一份屬於自己的美食指南呢?
成為食客心頭好的食肆,可以基於多種多樣的原因。有人認為食物的素質最重要,有人卻認為價廉物美是首要條件,而有潔癖的我則最在乎食店的衛生程度。親友們都知道,好吃的我亦同時擁有一副敏感的腸胃,只要吃了稍為不潔或不新鮮的東西,都會很快禍從口入,後果比空著肚子捱餓更慘烈!基於這個苦衷,倘若有人問我最喜歡的酒樓、最常光顧的餐廳或最推薦的晚飯地點,得到的答案都未必會是同類食肆中價格最划算、食物最有鑊氣或網上最熱搜的地方,因為只要餐廳的店面、座位和食具乾淨、食材新鮮衛生,簡而言之令我吃得放心,這樣價格、味道和地點遠近我都可稍作讓步。一直以來,似乎沒有一張名單是有關香港最衛生食肆的,幸好我心目中早有一個符合個人要求的排行榜。
列出自己對美食的要求,想想各項要求所占的比重。外出進食時細心品嘗食物、感受服務和觀察環境,然後假設自己就是隱藏身份到訪各食肆的專員,暗自評分,為自己編寫一個獨特的美食指南,這對真正喜歡飲食的人而言,應比每次上菜時只懂立刻拿起手機,機械式地不停為食物拍下連串沒有生命和感情的照片有更大的樂趣。(來源:大公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