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燮林“海底撈月”詮釋削球之美
圖:張燮林(左)是上世紀中期中國乒球名將
雖然如今愈來愈少的削球手出現在乒乓球頂級舞台上,但歷史上不少削球選手曾經演繹出不少經典戰役,成就乒球史上的一段段佳話。
上世紀60年代,中國選手張燮林“海底撈月”式的削球打法給乒球球迷們留下極深的印象。張燮林在一次訓練比賽期間,球拍用舊後找不到用慣的膠皮,無意中選用了一塊長膠膠皮。沒想到長膠膠皮收到奇效,此膠皮擁有獨特的性能:對手拉過來的球旋轉愈強,長膠回球的旋轉也愈強。當時世界乒壇對於長膠性能並不了解,這讓張燮林的削球如魚得水,特別是其正手位削球動作好似“海底撈月”,不僅動作舒展、姿勢優美,而且旋轉變化莫測,讓對手摸不着頭腦。1961年在北京舉行的世乒賽上,張燮林通過獨特的直拍長膠削球打法將日本名將星野淘汰出局,被譽為“乒壇魔術師”。
丁松一戰成名
提到削球打法,不得不提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紅極一時的中國選手丁松。丁松的削球風格與之前的削球手明顯不同,其他削球手多通過旋轉變化造成對手的失誤,丁松更擅長削中反攻,也是史上攻擊力最強的削球手。在“無遮擋發球”規則還未實施的年代,丁松的發球搶攻戰術十分奏效。由於丁松本人身體精瘦,削球時讓人感覺好像打在一團棉花上,節奏緩慢,誰知在慢悠悠的削球節奏下,丁松往往能夠找到合適的時機展開反擊。最經典的一戰便是1995年天津世乒賽男團決賽,家門口作戰的中國隊誓將闊別八年之久的冠軍獎杯奪回,在國乒與瑞典男隊決賽前兩盤戰成1:1時,當時並不出名的丁松迎戰瑞典好手卡爾松,結果作為隊伍的“秘密武器”,丁松獨特的打法讓卡爾松無計可施,這場勝利幫助中國男隊成功登頂,丁松也一戰成名。
2003年巴黎世乒賽男單半準決賽上,韓國選手朱世赫迎戰奪冠大熱門中國選手馬琳,這場賽前被認為毫無懸念的比賽卻演繹出跌宕起伏的場面。與丁松擅長發球搶攻有所不同,朱世赫更擅長全台正手反拉,進攻能力並不遜色於攻球手。兩人打滿七局,最終賽前準備不足的馬琳在關鍵時刻出現主動失誤,兩分之差飲恨賽場。戰勝馬琳後,朱世赫一路殺入男單決賽,成為近20年來第一位殺入世界錦標賽單打決賽的削球手。與奧地利人施拉格的決賽更是乒壇歷史的經典戰役,朱世赫動若脫兔的移動和正手反拉能力令人吃驚,先後淘汰王勵勤、孔令輝的施拉格同樣處在巔峰狀態。最終,朱世赫在一度局面佔優的情況下遺憾落敗,未能成為乒球史上首位男子削球單打世界冠軍。